中新健康丨睡觉开小夜灯,可能影响心率
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(张静)深夜翻来覆去睡不着?中新你是不是也试过睡前喝牛奶、开小夜灯、健康觉开刷手机来“助眠”?丨睡其实这些做法大多是误区,反而会让失眠更严重。小夜响心
睡前别踩这7个误区
1.睡前喝牛奶助眠
“牛奶助眠”是中新常见误区,牛奶中的健康觉开色氨酸虽能转化为助眠物质,但含量有限;同时液体摄入增加会导致夜尿增多,丨睡打断睡眠连续性。小夜响心若想喝牛奶,中新建议提前1-2小时少量饮用(不超200毫升),健康觉开避免影响睡眠。丨睡
2.睡前小酌助眠
酒精虽能让人快速迷糊,小夜响心却会打乱睡眠节律——前半夜睡得沉、中新后半夜频繁醒;还会松弛咽喉肌肉加重打鼾,健康觉开长期陷入“失眠→喝酒→睡得更差”的丨睡循环。
如果晚上想小酌一杯,建议睡前3小时把酒喝完。酒精的量不超过15克,这相当于50度白酒30克,或者4度啤酒1瓶。
3.开小夜灯更安心
哪怕微弱的人造光,也会干扰大脑“入睡信号”,减少深睡眠,增加夜醒次数,还可能让心率整夜偏高,诱发代谢问题。建议全黑环境入睡,起夜选贴地、暖黄色的低照度感应小夜灯,避免直射眼睛。
4.吃撑了才好睡
睡前吃高脂、高糖食物,吃太晚或太饱,导致肠胃“加班”消化,易引发胃酸反流。正确做法:睡前3小时吃完晚餐,八分饱即可,多吃全谷物和蔬菜,少油少糖。
5.大剂量吃褪黑素
褪黑素不等于“强效安眠药”。剂量超3毫克可能导致白天头晕、恶心。建议短期按需用,不长期依赖,睡前30-60分钟服用。
6.睡前刷手机放松
手机蓝光会影响褪黑素分泌,短视频、消息还会刺激大脑兴奋,不知不觉拖延睡眠时间。建议睡前1小时远离手机,若实在要用,调至夜间模式、关闭消息提醒。
7.睡前做剧烈运动
不少人认为“累了就好睡”,睡前跑步、跳绳等剧烈运动反而会让身体处于兴奋状态——剧烈运动时体温升高、交感神经活跃,会延长入睡时间,还可能减少深睡眠、增加夜间翻身次数。建议睡前2小时可换成慢走、拉伸等温和活动,帮助身体逐步放松。
健康睡眠记住这4点
1.日常习惯调整
每天固定时间睡和起,别依赖白天补觉;
白天晒15-30分钟太阳,帮助调节生物钟;
睡前2小时可做10-20分钟瑜伽、太极或拉伸。
2.快速入眠小方法
睡前用40℃左右温水泡脚20分钟,泡后按揉手腕内侧的神门穴,缓解焦虑;
若躺20分钟还没睡,别硬躺,可在暖黄灯下看纸质书,有睡意再回床;
卧室保持安静,用遮光窗帘营造黑暗环境。
3.优化睡眠环境细节
床垫使用年限不超8年,选择软硬适中的款式;
枕头高度以5-10厘米为宜,避免过高导致颈椎不适、过低引发呼吸不畅;
卧室避免摆放香水、香薰等刺激性气味物品,异味易刺激呼吸道,干扰睡眠深度。
4.睡前情绪调节技巧
若睡前因工作、生活琐事焦虑,可采用“478呼吸法”:用鼻子吸气4秒,憋气7秒,再用嘴呼气8秒,重复3-5次,通过调节呼吸频率平复交感神经;
也可在睡前10分钟进行简单正念冥想,专注于自身呼吸或身体感受,减少大脑杂念,为入睡做准备。(完)
(责任编辑:热点)
-
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美国广播公司(ABC)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报道,当地时间11月4日下午,一架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(UPS)的货运飞机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穆罕默德·阿里国际机场附近
...[详细]
-
中新网丽水11月6日电(邵燕飞 周健)于浙西南的灵山秀水间,一场光与城的共舞正迈向高潮。浙江丽水将自身打造成一座没有围墙的天然影棚,吸引世界目光;而摄影,如同一支神奇的画笔,勾勒出资源变现与价值重塑的
...[详细]
-
中新网湖北鹤峰11月7日电 题:湖北傩面匠人:刀笔刻“春秋” 匠心守“傩魂”作者 申玉洁 梅燕 伍洋一大早,湖北省鹤峰县五里乡下洞村79岁的刘学清就来到工作间,拿起刻刀在木块上“游走”。20年来,这位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(记者 王诗尧)“如果你要感受秋天,来北京一趟就对了。”10月中旬,从炎热的台北飞抵北京,阿龚瞬间被凉爽的秋风治愈。12年前,苏打绿发行《秋:故事》专辑,特意将秋天的代表城市选在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合肥11月6日电 (付敏)以“藏源山南 皖美相遇”为主题的2025年山南文化和旅游(安徽)路演推介活动6日在合肥举行。11月6日,推介现场展示的藏香。付敏 摄山南市,古称“雅砻”,被誉为“藏民族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(记者 上官云)近日,一轮“超级月亮”在天空惊艳亮相,不少网友纷纷晒出自己拍摄的月亮。如今在社交媒体上,关于“超级月亮”的讨论并不鲜见,“超级月亮”是如何形成的?与月亮有关的精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(记者 高凯)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、四川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《灼灼韶华》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。《灼灼韶华》改编自石头与水热销小说《野心家》,以女性视角切入,多维度展现了民国时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(记者 上官云)“细雨生寒未有霜,庭前木叶半青黄。”立冬,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。它的到来,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、收藏状态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围绕这一节气,形成了诸多有趣的民俗。比如
...[详细]
-
中新网成都11月6日电 (记者 刘忠俊)记者11月6日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获悉,该院联合微系统太赫兹研究中心牵头,携手四川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,在多层陶瓷电容器(MLCC)的辐射效应研究领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(记者 应妮)恭王府博物馆与法国尚蒂伊庄园6日在北京举行友好合作协议签约仪式,双方将共同开启中法文化双向奔赴、互鉴发展的崭新篇章。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冯乃恩(左)与尚蒂伊庄园总经理
...[详细]

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“影视IP+文旅”如何实现“双向奔赴”?
学者对谈如何理解国史书写的“温情与敬意”
拓展“她题材”创作边界 电视剧《灼灼韶华》研讨会举行
(粤港澳全运会)“中华体育精神颂”十五运站中国体育文化展启幕
“超级月亮”刷屏 它是如何形成的?
